专业知识

专业知识

被困电梯切莫扒门自救 "电梯惊魂"八成故障系人为

2018-05-08
31次

夜半回家,电梯突然停电悬停半空、所有按键失灵,紧接着大脑缺氧、呼吸不畅,如此"电梯惊魂"你摊上过吗?一旦被困轿厢,第一时间向谁求救?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,所谓的电梯保命姿势会派上用场吗?

随着城镇化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的推进,一栋栋高层建筑拔地而起,电梯成了标配。但任何一个机械设备都有发生故障的可能,近年来发生在我市的电梯困人事件屡见不鲜。今年10月1日起,电梯新检规正式实施。针对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电梯故障困人事故,新规增加了电梯应急救援试验的检验项目,为避免人员长时间被困轿厢,要求建筑物内的救援通道必须保持通畅。

电梯轿厢里不会缺氧

" 悲剧啊,被困电梯里10多分钟,卡在一楼和二楼之间。多亏报警器好用,还有邻居的经过。其实我第一时间已按了所有的楼层,双手放在后头,倚靠在轿厢,踝、膝关节弯曲,做好坠落到负三层的准备了,也做好一屁股坐下,保留体力,挺一晚上的准备了。还好,师傅来得早。"日前,市民邹先生下班回家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电梯困人事故,一米八几的大个子,早就学会的电梯应急措施,还是把他吓得不轻。

邹先生所使用的电梯故障自救方法在网络上广泛流传,不少人号称学会了可以保命。事实上,这套所谓的保命姿势是指在电梯遭遇自由落体故障时应急所用,而电梯特检专家表示,自电梯问世以来,尚未发生一起自由落体事故。即便这种事故发生,生还的可能性基本为零,保持何种姿势都无济于事。

另一种恐慌来自于电梯停摆时的缺氧。"其实,这也是一种误导。国家强制规定电梯出厂前,轿厢内必须设有不少于1%的通风面积,即使通风机不工作,轿厢和外部的空气是连通的,氧气量肯定够,不会出现缺氧情况。"市特种设备研究院(以下简称特检院)机电二中心副主任宋涛解释称,除此之外,电梯门会设置3-6mm的缝隙,并非完全密闭。当然,电梯困人时,确实有部分市民感到心慌憋气,呼吸困难,这些现象实际上是由恐惧、高度紧张等因素引发的。

电梯困人切勿扒门自救

呼吸困难生命危在旦夕,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拨打119向消防员求救。今年截至目前,全市消防部门接到电梯困人的警情163起,占抢险救援比例的11.6%。

谈及电梯故障应急救援,烟台消防特勤中队经验颇多。来自市质监局安监科的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全市在用电梯32022部,仅次于青岛和济南,排全省第三位。市内六区在用电梯18329部,其中,芝罘区电梯数位列第一,由此带来的故障也高居榜首。

" 电梯故障基本就是困人、夹人、坠落临近层这么几种。"在特勤中队副中队长于大永看来,电梯事故确实给居民带来了不少恐慌。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完善维护保养机制;二是电梯故障致轿厢突然滑坠;三是居民违规操作;四是突然停电停机。那么,一旦接到报警,消防员赶到现场会如何救援?于大永称,中队出警当中会及时了解情况,并进行必要的专业指导。到场后通常采用喊话和电话联系的方式确定被困楼层,进行心理安慰和疏导。在确定被困人员楼层的同时,派人第一时间切断电源。此时会联系物业或维保公司利用通用的三角电梯钥匙打开电梯门,如果还是难以奏效,再使用扩张器或通过电梯内的逃生窗进行救援。

目前,我市的电梯应急救援平台尚未建立,这也导致一旦电梯困人,电梯管理部门、维保公司和消防部门无法第一时间沟通联动处理。一旦群众报警,多数情况下,三方人员同时到场,而大部分的困人事故,只需物业或维保人员手中的一把三角钥匙便可解围,消防警力的占用和浪费十分普遍。

鉴于此,电梯厂商建议市民,遭遇电梯困人时,不要盲目自救,比如扒门。一般情况下,先按警铃。如果值班室无法接通,再拨打轿厢内的客服或者维修电话,如果再不通,最后拨打119。"姿势没有必要,只要不扒门自救,一定是安全的。"奥的斯机电公司烟台分公司经理王晓堂称。

电梯有四重保护装置

" 电梯急速下坠并不会像电视剧中那样由上而下坠到电梯底坑,这其中存在很多误导。"特检院电梯检验中心主任张良从事电梯检验工作30余年,从全市最早的四马路进德小区到近年的棚改小区,数以万计的电梯在他手中贴上合格证,正式上岗。他希望市民明白,电梯是安全系数最高的垂直交通工具。每年的事故率只有十万分之几,而且80%以上都是人为因素,比如在安装、维修的时候,没有做安全警示,不注意而跌落井道等。

关于电梯的安全性,张良从专业的角度剖析了原理。"电梯的曳引系统由多根钢丝绳组成,一根钢丝绳又由多股组成,一股又由多丝组成。安全系数以所有钢丝绳的总断裂负荷计算。对于三根及以上的,安全系数为12。每台电梯具备多条钢丝绳,相互之间为独立悬挂。"张良说,从电梯诞生至今,全球无一例因电梯钢丝绳断裂而引发事故。

退一万步讲,即便所有钢丝绳全部断裂,电梯还有第二套独立的电梯超速保护装置:限速器---当电梯轿厢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115%时,限速器电气开关工作从而限制电梯下行。如果限速器发生故障,电梯还有第三套保护装置:安全钳---如果速度没有得到控制,电梯会进一步触发安全钳装置,以机械形式强制将轿厢制停在导轨上。即便这些装置全部失灵,电梯底坑的缓冲器也将成为最后一道保护盾,它会将惯性力、冲击力进行"卸载"。

乘坐电梯陋习最坏的是便溺

新建小区装修初期,物业往往会在电梯轿厢内安装木板保护层,防止野蛮装修。实际上,相比人为的蛮力冲撞,电梯最怕的就是遭遇液体撒漏。

" 电梯说到底也是一种电器,比如宠物和幼童在轿厢内便溺,抛开文明的问题,小便如果流进电梯电路中,极容易引起断电保护,电梯停摆,久而久之,电梯寿命也会折损。"提起乘坐电梯的陋习,宋涛直摇头。他告诉记者,更有甚者,一些成年人也在轿厢内便溺。还有不少施工队在装修期间运水和散沙。水和沙流进了井道,维修人员便要徒手一点点清理。

其他常见的陋习很多市民都目睹过,比如长时间堵门人为干扰电梯的正常运行,电梯门开关异常时用手扒门或用脚踹门。电梯运行时,好动的孩子在轿厢内上蹿下跳等等。宋涛表示,目前,电梯没有整机报废标准,只是相关零部件损坏及时更换而已。而一部电梯的寿命理论上在15-16年。抛开生产和安装质量以及维保情况的因素,乘客人为的损坏和陋习会加速电梯的损坏程度,"很多新小区大批业主装修后,电梯就得大修,特别可惜。"

刚刚实施一个月的电梯新检规,张良和宋涛反复研究了很多遍。对于电梯的安全和应急救援,新规都予以重点着墨。比如,今后,业主在屋门外加装防盗门、电梯直接入户、业主私自把通往机房的通道改为自家房间等情况将予以整治。市质监局安监科也将抽取15年以上部分电梯免费进行安全评估。国家强制安全标准上去了,但人为的破坏因素能否降下来?我们期待有一个改变。

 


标签

联系我们

地址:中国-广东省河源市中山大道218号万隆城B1112-1117室

手机:139-0263-2272

电话:+86-762-3833133

传真:+86-762-3887177

邮箱:dgydec@163.com

二维码

移动端浏览官网